马爷小说网
马爷小说网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6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节

 

赵匡胤陷入沉思,要不要跟着后世的脚步,在民间大力推广棉花?再往上到唐朝。

李世民看着宫人从御花园里剪下来的棉花,再示意其传给众老臣们观看。

原来棉花就是吉贝。高昌那边的确是用吉贝……棉花来织布,织出来的细線柔软非常。

但这细蝶只作为贡品,民间是很少见的。而且彩色极少,白色居多,因此也被称之为白叠布,完全没有后世那么多的花样。

李世民略有惭愧:这棉花朕是知道的,在御花园中久有栽种,只是从未想过要向民间推广。

司农寺卿李玮立刻弯腰道:“陛下若如此说,臣等亦有罪。”

这可是他们的管辖范围。

于是,殿中又上演了贞观朝常见的君臣相惜之景,最后李世民对李玮和众臣道:“朕有意在司农寺中设一农学院,众卿以为如何?

司农寺主管农桑一事,将农学院设在这里也不是设在太学,就说明陛下有意先将此与传统的读书育人一事隔开。

是为了减少异见攻击还是以后就各部专职其事?比如工部也可以设个工学院……众臣们心思翻飞,却不约而同的躬身:“臣附议。”李世民欣慰的点头。

还是仙画的威力大,只

要不是忽然一下子迈出特别大的步子,一般没人反对。而秦汉。

始皇帝嬴政和汉武帝刘彻还在各自拉着武将们商议,咱们是不是得早点把南边给打下来?顺便再

往南一点点。

这海南还真是宝地呀!

【漂亮国人之前攻击我们就选择从棉花入手,因为他们特别知道棉花的重要性,他们当年国内的南北战争,本质是为了解放黑奴吗?不是,别听他们往自己脸上贴金,那只是顺带的产物,本质就是为了棉花。当时美国北部是以工业为主,南部都是种棉花的大庄园。林肯认为要以发展工业为主,要提高关税,贴补工业,那南方的大庄园主们就不乐意了,你要提高关税,那势必别的国家也会提高关税,那我们的棉花出口还咋搞?你这是要牺牲我们的利益啊!于是,他们就要求要独立,于是,南北战争就开始了,最终以掌握了工业和军事力量的北方获胜。】

【由此可见,棉花的经济利益有多大,可以直接挑起人类战争。】

【棉花由南北朝时期从印度传入到华夏,因为喜强光,一开始只是在新疆和西南边疆等地大量种植,到了元代的时候,棉花才推广到了江南地区。】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松江那时候的棉纺织业冠绝天下。】1

在阳光下,洁白的棉花连成片。

无数的农人在紧张的采摘棉花,而穿着长衫的商人就在田埂旁等着看刚被摘下的棉花,着急立刻运走。

长势好的棉花田边甚至围了好几个商人,形成了哄抢之势。

松江城中,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随便在路边推开一户人家的门,就能看到家中的女性正在纺着棉纱。从六七十岁的老妪到六七岁的小丫头,没有一个人闲着。

明朝徐光启在京城看着仙画,心思却飞到了自己的松江老家。松江的棉布闻名天下。

若是现在自己此刻在松江,晚上都还能听到周边四邻隐约传来的机杼声,尤其是收棉的季节,都得趁夜纺布。

这也是松江一带百姓富庶的原因。

不过,他想起家乡传颂的一首歌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

松江能有今日之成就,都得感谢一位老妪。像是洞悉了他心中所想,仙画也同时提到——【提

到棉花,提到纺织,有一位不能不提到的人,那就是黄道婆。】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的松江人,从小因为家贫被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被人欺压还经常被人毒打,日子过得非常的苦。她也是一位很有觉醒和抗争意识的女性,日子一久,她觉得没法过了,就偷偷的逃了,最后来到了海南。刚刚up主也说了,棉花当时就是在海南有大范围的种植,所以那边的纺织技术也更先进。在海南,黄道婆就居住在黎族和临高人周围,学习了他们用棉花织布的技巧。】

3

大概只有十几岁的小丫头,一身都是伤,脸上更是青红交加。她悄悄的推开门,见四处都无人,蹑手蹑脚的走了出去。

一开始为了动静小,步子还比较缓慢,但到了后面,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像是黑夜中的飞鸟,粗布还带着补丁的裙摆又像是一道燃烧起的火焰,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姿态。

她走到一所道观,里面有过几面之缘的道姑收留了她。

第二天,道姑一行就离开了,往南方走去,这一走,就直接走到了整个王朝的最南端,海南。

几十年之后,看着天上往北飞的大雁,已经换上了道姑打扮的黄道婆得到了故乡的消息,知道折磨自己的恶人已死。

于是,她也想要落叶归根了。

大雁北飞,如今,我也要归家了。

【年老之后,黄道婆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松江,见到松江也开始种棉花了,但是纺织技术还很落后,她就把自己从海南那边学习到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大家。另外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织布机!】

【她发明的织布机比西方发明的‘珍妮机&39;要早了四百多年!除此之外,她不仅改良了给棉花去籽和弹棉花的工具,让纺织的流程,从轧棉到纺纱,效率直接提升了好几倍,还开发了新的配色和挈花的织造技术。松江也因此一跃成为天下的衣被中心。】

黄道婆回到松江后,靠着自己的纺织技术在当地立足了。

因为一直都有人来拜师学技术,她索性在自己家里的厅堂设了小作坊,带着周围的人一起干。

“你们呐,这样用手去棉籽太慢了。她看着大家的动作,摇摇头道,“还是要有工具,才能做得更好。

黄道婆找了工匠,让他按照自己的

想法做出来了一个手摇的脚踏式轧棉机。

“真的快多了,而且很省力。”有妇人试过之后惊喜的道。

要知道,给棉花去籽是一项很繁重又琐碎的工作。

黄道婆微笑的点点头。有了这一次成功的尝试,她忽然觉得自己或许可以琢磨一下是不是能把织布的工具也给做出来。

和工匠在一起折腾了很多遍,花了很长的时间,黄道婆的织布机终于做出来了。

周边无数的农人赶过来看着这个占地略大,但是织布速度却极快的木制机器。而当他们试用过之后,整个松江都轰动了。

“黄婆婆,这个机子我们可以用的不?”

对,我们也做一个可以吧?

黄道婆和蔼的道:“做吧做吧,我做出来本来也就是想让大家织布能更快一点,尽管去做吧!”

黄婆婆,这上面说的是你吗?八九岁的小丫头扬起脸来,一脸惊讶又崇拜的看着自己眼前的老妇。

“应该是吧。”老妇笑呵呵的。

这些事情都能对得上,只不过她构想中的织布机如今还在完善阶段。

她和仙画上那个尚能看出美貌的“黄道婆”完全不像,早些年颠沛流离遭受到的苦难和风霜都刻在了她的脸上。但她的神情却异常平和,并不愤世嫉俗。

她也是松江乌泥泾镇人都知道的黄婆婆。

黄婆婆想起自己逃出去的那个夜晚,眼里面闪耀着愉悦的光芒。哪里有仙画上那么的轻松呢?简直要丢掉了大半条命,但至今想起来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